close

4月份的功課是: 控制吃的慾望, 不要對老公嘮叨及不抱怨, 做就對了。

小舅及Goodie的離去, 讓我原本的快樂小革命進入隱性狀態, 就是: 我的下意識知道這個計畫還在進行, 偶爾也會想起這件事, 但我的主意識全部被小舅及Goodie給佔據了, 所以原本的計劃就有一搭沒一搭的執行。

即便如此, 還是有點執行成效:

以往總是讓大腦控制我的進食, 往往肚子飽了但大腦還沒有滿足感, 因此還是把食物往嘴裡塞, 等到大腦覺得飽了, 我的胃都要脹破了;4月份開始我試著傾聽自己的身體, 如果身體發出「這樣就夠了」的訊息, 即使大腦還沒有滿足感, 我也會停止進食, 長時間下來, 好像大腦也被胃給催眠了, 只要不覺得餓就不會下進食指令。雖然如此, 體重還是沒減輕….算了, 原本的目的就不是為了減肥, 我就不要再苛求自己了!

我的確有試著不抱怨, 但對工作的不滿情緒高漲, 即使抱怨沒有說出口, 我還是清楚自己的內心是不平衡的, 可以管住嘴巴卻管不住心

 

至於不要對老公嘮叨, 我自己說不算數, 所以剛剛問了呆呆熊, 果然不出我所料, ”呆式回應如下:「有嗎?我不覺得啊, 妳平常有嘮叨嗎?」根據我個人精闢的剖析, 要不是呆呆熊耳朵有問題, 就是Tiffany本人我想太多...唉!算了, 他怎麼感覺不是重點, 重要是我要做個優雅人妻, 不用嘴巴, 光用眼神就可以表達一切...嘿嘿嘿, 這招厲害吧!

 

話說回來, 小舅和Goodie離開後我想得最多的, 不是自己的快樂, 而是如何帶給他人快樂。在我眼中小舅是一個力行「付出」的長輩, 他總是做得比我們期待的多, 有時我總覺得他好像"強迫我們接受他的好意, 但他走了之後, 我突然懷念起他「直率的給予」--沒別的, 就是想幫忙。

 

我捫心自問:從小到大我有沒有像小舅這般「直率的給予」?我想不出來, 反而覺得總是身旁親友對我的付出, 而我回報的, 通常很少。

 

一個人在世上短短數十年, 能留下有形的事物固然值得驕傲, 但能夠讓我們被久久懷念的, 恐怕不是靠這些有形的事物, 而是我們跟別人相處的點點滴滴。

 

4月份總結-- 用有限的生命去善待身邊的人, 對別人付出, 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時, 就會覺得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ffany 的頭像
    Tiffany

    Breakfast @ Tiffany's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