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職業病使然, 動手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想清楚做這件事的目標是什麼, 用什麼策略最有效, 面對改造自己的革命上更是不能馬虎; 想想看, "我的快樂生活提案: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葛瑞琴. 魯賓, 為了這個快樂提案看了不下百本跟"快樂"有關無關的文獻, 她在書裡不只記錄自己力行快樂提案的經過, 更融入她的研究心得讓讀者飽覽古今中外先知哲人科學家對快樂的詮釋, 我只是小用了一點管理理論, 應該是小巫見大巫

 目標
大家一定會笑: 這不是廢話嗎? 妳搞這麼大不就是想要得到快樂嗎? 嗯, 學句禪師常說的話: 也對, 也不對
  怎麼說呢? 我只要問一個問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 請問, 快樂是什麼? 你會回答一大串, 但我相信沒有兩個人的答案是一模一樣的, 快樂是因人而異的, 我必須定義"我的快樂"是什麼, 才能決定我的方向和行動 (插播一下, 關於快樂的定義, 法籍科學家同時也是喇嘛的快樂學專家馬修李卡德在TED的演說有非常精闢的詮譯, 推薦大家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vPH4BZaPo )


對我而言, 我想追求的快樂是: 一種內心的平靜與圓滿, 即使有負面思考, 內心的強大力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情緒化解掉, 取而代之是一種了然於心的理解以及對症下藥的行動力

 策略
我的目標看起來很虛無, 沒有關係, 只要我知道它是什麼就好; 不過策略就得比較具體化, 必須是可被執行的

以下是我列出來的一些策略, 有的是從外在求, 有的是從內在修; 雖然我追求的是"內心"的平靜, 但我也相信透過外在行動是可以強化內心力量; 它們跟我的每月行動方案之間的差別在於: 策略是貫穿整個計劃, 它們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1. 以自己為優先: 不再犠牲自己討好別人, 討好自己比較重要
2. 不執著: 自己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 不用死抓著我執不放
3. 表現出自己想要的感覺: 這是抄葛瑞琴的
4. 不要計較金錢: 金錢絕對可以"幫忙"得到快樂, 不要死守錢不放
5. 想到什麼就去做, 不要想太多
6. 工作不重要: 我想把這個想法用晶片植到大腦, 而且永遠不被刪除也不能解除安裝
7. 運動加入好玩的元素: 運動絕對可以讓人感到快樂, 但我得承認它有時是件苦差事, 所以要把它變好玩
8. 勤寫部落格: 寫作也是自我解析與療癒的過程

 行動方案
弄清楚目標和策略, 接下來就是行動方案了,  以下是我這段日子想到的, 沒有先後順序之分, 隨時可以調整更新, 我會找適當的月份執行

1. 隨時注意自己的意識
2. 當負面思考出現時, 問自己這是事實還是感受? 如果是事實就思考應該採取的對策, 如果是感受就它放下, 感受通常是騙人的
3. 投入一項新嗜好
4. 戒嘮叨 (對老公)
5. 饒了自己&放別人一馬(這也是抄葛瑞琴的)
6. 創造&記錄美好回憶
7. 每月製造一點小驚喜
8. 嘗試新事物
9. 感到悲傷或憤怒的時候, 放下手邊工作, 先照顧自己的情緒
10. 當有人讓我不爽, 馬上運用"零極限"的清理方式, 對宇宙說: 對不起, 請原諒我, 謝謝你, 我愛你
11. 每月做一件幫助別人的事

第11點我要補充說明  大家也許不能夠理解, 不是說以自己為優先嗎? 怎麼會把幫助別人納入每月計劃? 這個靈感是從"我的快樂生活提案: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得到的, 葛瑞琴說: 讓你自己快樂的最佳方式之一, 就是讓其他人快樂; 讓其他人快樂的最佳方式之一, 就是你自己要快樂大多數人, 特別是我, 都不是絕對的只要我快樂就好, 很多時候別人的快樂也會讓我們很開心, 所以我把這件事列入行動方案, 當然它不可以抵觸最高指導原則--不再犠牲自己討好別人

前言囉哩叭嗦一堆, 終於要進到執行了, 下回跟大家報告2月份的計劃及執行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ffany 的頭像
    Tiffany

    Breakfast @ Tiffany's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