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菲歐娜其實不算香港人, 她應該是英藉華裔, 爸媽是從香港移民到英國的, 從事的行業就是一般香港人在海外最常做的生意: 開餐館

第一次見到菲歐娜, 是我搬到宿舍的第二天, 她住在我正對面的房間; 那天晚上她似乎是搬家搬累了, 煮了一碗餛飩湯正要從廚房走回房間, 我跟她打了照面。我問了她的名字, 還問她從哪裡來,標準華人面孔的她回答: 英國, 我還楞了一下, 她補充了: BBC (British Born Chinese, 在英國出生的華人), 我才會意過來, 心裡想, 這學校果然什麼樣背景的人都有!

後來, 菲歐娜就消失了一個星期。全寢室只有我見過她, 大家一直問我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室友, 可惜, 除了她是BBC之外, 我硬是連她的名字也忘掉了!

菲歐娜再次出現的時候, 我們全寢室算是全員到齊 (當時只有五個人, 我, 伊莎貝爾, 聖提亞哥, 安娜及菲歐娜), 原來, 家離學校只有一個鐘頭車程的她, 是回家去了! 這次我將她看了個仔細: 眉清目秀, 皮膚白晰好像吹彈可破, 身材有點豐腴, 不過總合起來算是個讓人看起來很舒服的女孩。不過, 你可別被她的外表騙了, 以為她可能智商如同我們這種唸語言學的, 她可是數學高材生, 每天都跟數字為伍呢!

相處過後, 才知道菲歐娜實在是性子好到不能再好的女孩。她對每一個人都很慷慨, 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儘管拿去用吧! 廚房桌上也常常擺著她帶回來給大家吃的甜甜圈, 蛋塔…等等食物。有時她租車, 總會專程載我們到平常坐公車也到不了的便宜大超市Asda購買民生物資, 對我們來說, 菲歐娜就像一個天使, 照顧著寢室的每一個人

讀到這裡, 你應該會很懷疑: 聽起來可不像在英國長大的小孩啊? 沒錯, 菲歐娜簡直從裡到外都是個不折不扣的華人。她打扮樸素 (雖然免不了像英國女孩露露肩膀和小肚肚, 但比起英國女孩的衣不蔽體, 菲歐娜可是望塵莫及), 吃的都是中國食物; 而她的家庭跟我和像, 爸爸嚴厲, 媽媽柔順, 她是堅強又負責任的長姐 (沒錯, 跟我一樣!), 有一個寡言的弟弟, 以及一個外向的妹妹。菲歐娜也和我一樣, 對於爸爸的嚴厲不通情理, 以及媽媽的逆來順受感到無奈與不滿, 但她說自己也從來不敢反抗。你說,她是不是跟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相去不遠?

哦, 忘了說明, 菲歐娜的外號「busy bee (忙碌小蜜蜂)」的由來。菲歐娜唸的科系功課非常重,總是不停地有考試, 作業與計劃。她很認真, 每一樣都拼了命去做, 結果搞得每天連睡覺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甚至還得在電腦教室過夜, 原本豐腴也被折磨到下巴尖了起來。因為忙, 她常常會睡過頭趕不上早上的課, 這時就看她像忙碌的小蜜蜂一樣匆匆跑到廚房, 跟正在廚房裡吃早餐的我們說hi, 拿一盒優格當早餐, 又一邊跟大家說bye bye一邊衝向教室。能夠看到她還算好的, 最高記錄是我們曾有將近三個星期沒有見到她, 很扯吧!

心地這麼好的菲歐娜, 在情人節當天, 交往了五年的男朋友竟然從新加坡打電話來說要分手; 心都碎了的她來敲我的房門, 見了我就放聲大哭。這是我有生以來最難忘的情人節。

我想,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和菲歐娜一起聊天的時光, 留著相同血液卻有不同背景的我們, 分享著彼此熟悉或者是毫無所悉的訊息, 或是聯合起來跟西方人室友解說中國人將食物分成冷和熱是怎麼回事, 甚至是兩人聯手教室友們炒飯包水餃……雖然我們兩個華人卻只能用英語溝通(她雖然廣東話流利卻不諳華語, 而我則是一句廣東話也不會講), 相處八個月, 菲歐娜讓我知道一個人可以如何毫無保留地對別人好, 我衷心希望, 心地善良的她, 可以找到她的幸福!


原文寫於2004/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ffany 的頭像
    Tiffany

    Breakfast @ Tiffany's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